<pre id="khvtr"><del id="khvtr"><menu id="khvtr"></menu></del></pre><acronym id="khvtr"></acronym>
  • <table id="khvtr"><ruby id="khvtr"></ruby></table>

    <p id="khvtr"></p>
      當前位置: 首頁 > 廉政在線 > 廉文薦讀

      潔己方能不失己

      發布時間:2022-04-02 點擊數: 來源:中國紀檢監察報

      唯自凈者可以凈人。中國古代的為官者,大都是士人,是文化人,注重自我修養、廉潔自律,主張有獨立的人格和操守。在他們看來,只有保持自身干凈,節而不過、逐而不縱,才不會迷失自我,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。

      清人金纓在《格言聯璧?從政》中寫道:“潔己方能不失己,愛民所重在親民?!彼嬖V人們,為官從政,在清在潔,在親民為民。清正廉潔是中國傳統道德的一個基本規范,是社會永恒的價值追求,也是為官者的從政之基、立身之本。

      歷史上,很多為官者都提倡“士”的精神,堅持潔身自好,希望自己有節操,有大丈夫氣,把思想純潔、靈魂圣潔、政德凈潔看得比什么都重要。

      明代信陽知府胡守安,自律甚嚴,認為官吏在薪水之外謀取一分一文,于己于百姓都是有害的。他在《任滿謁城隍》一詩中寫道:“一官來此幾經春,不愧蒼天不負民。神道有靈應識我,去時還似來時貧?!彼们遑毟蓛舻臑楣俾臍v,寫下了自己獨立的品格、高尚的氣節、無愧的人生。

      “去時還似來時貧”,好一個潔己的樣板。來時空空,去時依然,唯有如此,才能堂堂正正做人,踏踏實實做事;才能以百姓之心為心,帶著良心做官;才能“不愧蒼天不負民”,贏得口碑心碑。

      不受曰廉,不污曰潔。潔己之人,當“臨陣勇,臨財廉,臨事勤,臨民仁”??v觀古代清官廉吏,有一個共同特點,就是注重道德修養,堅持自我凈化,視不貪占、不索取、不收受非分錢財為美德。明人吳訥官居南京左副都監察御史,兩袖清風,清正廉明,出污泥而不染。一次他奉命去貴州巡察,貴州地方官從府庫中取出黃金百兩,派人送給吳訥,妄圖巴結討好。吳訥毫不動心,取筆墨在封皮上題詩一首:“蕭蕭行李向東還,要過前途最險灘。若有贓私并土物,任他沉在碧浪間?!边@首詩是自警、自省、自律,也是追求高潔人生的宣言。

      李白有詩: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,使我不得開心顏?!睕r鐘有詩:“清風兩袖朝天去,不帶江南一寸棉?!辈苎┣垡灿性?“質本潔來還潔去,強于污淖陷渠溝?!辈徽撌枪胖咳?,還是今天的黨員干部,要想擁有獨立的人格、俯仰無愧的人生,必須保持廉潔的操守、良好的政德,做到潔己不貪、律己不腐。否則,很容易受那些圍獵者的“要挾和制約”。

      “義利源頭識頗真,真金難換腐儒心”?,F實生活中,仍有少數黨員干部在為官從政的道路上,不能做到干干凈凈、清清爽爽、利利落落,總想搞點“意外之財”。這正是圍獵者所覬覦的,他們會用糖衣炮彈引誘黨員干部上鉤,用“免費的午餐”讓黨員干部掉進陷阱。一旦圍獵者的伎倆得逞,黨員干部就會失去自我,失去人格尊嚴,被他們牽著鼻子走。有媒體報道,一些老板商人隨意“使喚”當地官員,其中的緣由就是這些為官者伸了手、濕了鞋、收了禮,被人抓住把柄。做官做到了沒有人格、沒有自由、受人擺布的地步,根本在于未能敬終如初、廉潔一生,在利益和誘惑面前做了“俘虜”。

      尚潔如登,從貪如崩。事實證明,人一旦貪墨,便難有自我。共產黨人要坦坦蕩蕩做官,只能選擇忠誠干凈擔當,而不能有一絲一毫的貪賄行為。倘若因小利而犯了糊涂,受制于人,就不能保有浩然正氣、高尚人格。因此,黨員干部當謹記,“白袍點墨,終不可湔”,潔己方能不失己,方能成就大寫人生!


      Av网址大全
      <pre id="khvtr"><del id="khvtr"><menu id="khvtr"></menu></del></pre><acronym id="khvtr"></acronym>
    1. <table id="khvtr"><ruby id="khvtr"></ruby></table>

      <p id="khvtr"></p>